每周都会做的经典白吐司,
今天给大家列2款我们家常做的吐司配方。
配方在文章最下方。
白吐司的基础上,是可以再调色、夹馅的。
但白吐司的可塑性更好,能发挥的样式更多。
所以我们还是更爱白吐司。
偶尔夹些葡萄干,红蜜豆,其它水果干等。
都是美好可口的一餐。
………………
好的吐司,不管切面还是撕面,都是绵密细腻的,甚至是发光的。
配方固然重要,但事实上,打面,发酵,整形,一步也不要错才好。
熟能生巧,烘焙没有捷径和运气,都是靠稳打稳扎的基础来实现的。
希望前几次做失败的朋友们,不要气馁,逐步排查原因,总会成功~
和孩子一起玩面团,非常开心。
期间孩子也自己动手参与了多个环节。
刀切面,绵软发光。
圆角吐司是大师们追求的黄金角线。
其实前期不用刻意制作出角线。
很多朋友说,面包也是一门玄学,回想自己刚入门,也是一塌糊涂。后面也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渐渐做出像模像样的面包。
吃不完的吐司,要分装切片,密封保存好。不着急吃的话,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保存。
这是孩子卷的吐司面团,虽然不整齐,但是过程中并没有破坏面团的筋膜,所以最终烘烤的吐司一样有满意的组织。
最终入烤箱的发酵高度,约8-9分满左右。
很多朋友说吐司入炉不涨高,其实这跟面团手套膜,松弛发酵都有关系。二发入炉高度也很重要。若只有7分满,也是不容易涨高的。建议至少发到8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