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医院骨科主任刘保和比平日更忙碌,匆匆忙忙查房、阅片之后,他又组织全科医生开展特殊病例讨论会,这也是骨科的“固定节目”。
刘保和的身份不仅是骨科主任,还是刘保和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和党支部书记,他肩负着培养科室年轻医生的重任。
“我们讨论有成功的病例也有失败的,重要的是经验总结和分享。这种形式的讨论让宝贵的病例资源从尘封在病案室中进入我们的视野,而且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能发现一些自己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所在。”刘保和说,病例讨论是骨科内的小讲堂,为临床年轻医生清扫医疗盲区,对提高诊疗思维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目前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最终的落脚点是要做好本职工作。在当下,‘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医院的口号,那么怎么样才算是‘一切为了患者’呢?我认为只有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让患者更好更快地康复,才是真正践行‘一切为了患者’的初心。”刘保和对周围的年轻医生说道。
结束了病例讨论,刘保和来到了病房,查看一位84岁的患者康复情况。这位患者因髋关节摔伤入院,当天就做了手术。
“老人家,你要尽量多下地活动,有利于早日康复。”刘保和一边说一边搀扶着老人手扶助行器走路。“真是没想到,手术后这才第4天就能走了。”老人的女儿感激地说。
“以前我们说‘伤筋动骨一百天’,现在我们倡导‘快速康复’。”刘保和告诉记者,骨科病人老年人居多,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医院为老年病人开通了绿色通道,入院当天即可完成手术。同时,骨科的关节手术患者术后均能获得早期的康复训练及指导,大部分患者术后2天至3天不会觉得疼痛,早期可以活动,甚至手术当天就可以下地行走,患者术后平均4天至5天即可出院。
骨科创伤急诊病人多,尤其是高龄病人和骨盆、髋臼等复杂骨折患者,因病情比较严重,如果治疗不当,可能会给患者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刘保和每天早晨都会带领全科室的医生进行查房、阅片,再组织大家进行术前讨论、分析病情,制定出最佳手术方案。
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让患者尽早重返家庭和社会,刘保和坚持合理用药,采用术前干预、调节痛阈、神经阻滞、鸡尾酒注射等疗法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从15天降至8.5天,医疗费用降低了15%。
近年来,刘保和的团队已为许多耄耋之年的患者进行了骨科微创手术并获得成功。正是他和团队多年的努力,医院骨科的技术在我市处于领先水平,赢得了众多患者的信赖。
“患者满怀希望找到我们,我们努力让患者少受罪、少花钱,术后尽快出院、恢复健康,这是在履行医生的天职。”刘保和说。(记者朱凤玲周旭)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