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图解骨正筋柔,气血自流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中医医学培训平台免费领取医学书籍
  

首先,十二筋经的走向与十二经络相同,故筋缩处经络也不通,不通则痛。拉筋过程中,胯部、大腿内侧、腘窝等处会有疼痛感,说明这些部位筋缩,则相应的经络不畅。拉筋使筋变柔,令脊椎上的错位得以复位,于是“骨正筋柔,气血自流”,腰膝、四肢及全身各处的痛、麻、胀等病症因此消除、减缓;

 其次,拉筋可打通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这对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因为督脉是诸阳之会,元气的通道,此脉通则肾功加强,而肾乃先天之本,精气源泉,人的精力、性能力旺盛都仰赖于肾功能的强大。督脉就在脊椎上,而脊髓直通脑髓,故脊椎与脑部疾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任督二脉在人体上是个循环的圈,各种功法要打通的任督二脉即是此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系统,也是抵御风寒的重要屏障,膀胱经通畅,则风寒难以入侵,内*随时排出,肥胖、便秘、粉刺、色斑等症状自然消除、减缓。膀胱经又是脏腑的俞穴所在,即脊椎两旁膀胱经上每一个与脏腑同名的穴位,疏通膀胱经自然有利于所有的脏腑。按西医理论解释,连接大脑和脏腑的主要神经、血管都依附在脊椎及其两边的骨头上。疏通脊椎上下,自然就扫清了很多看得见的堡垒、障碍和看不见的地雷、陷阱。


  第三,拉筋拉软并改善了大腿内侧的肝脾肾三条经。许多医书都介绍,此三条经通畅则人的肾功能强悍。因此有的书鼓励人练习劈叉,但这对普通人毕竟难度太大,还是拉筋最方便。这三条经的不畅也是生殖、泌尿系统病的原因,比如男人的阳痿、早泻、前列腺炎,女人的痛经、月经不调、色斑、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等,皆因此而生。所以男人要想增强肾能力,女人要想治愈各种妇科病,最简便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拉筋。此法简单有效,在家和办公室皆可实施,不受天气、场地限制。

拉筋既是治疗,也是诊断比如凡拉筋时膝痛而不直,则定有筋缩症,筋缩则首先说明肝经不畅,因为肝主筋,而肝经不畅脾胃也不会好,因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如胯部、腘窝(膝盖反面)痛说明膀胱经堵塞,腰有问题。膀胱与肾互为表里,共同主水,凡膀胱不畅者肾经也不会通畅,浮肿、肥胖、尿频、糖尿病等皆与此相关。躺下后后举的手臂不能贴到凳面,则表明有肩周炎。有的人在拉筋凳上一躺,上举的腿不能伸直,下落的腿悬在空中不能落地,表明筋缩严重,不仅有腰腿痛症,可能内脏也有诸多问题。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就是个由软变硬的过程。婴儿气血最畅,故最柔,老子因此用婴儿形容柔,人长大后气血逐渐不畅,身体也因此逐渐变硬,人死则彻底成为僵尸。
  拉筋与其它中医外治法的比较优势首先,拉筋人人都可以练,因为它简单易学、疗效显著,绝大大部分人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学会。我研究、尝试过各种中医外治手法后,发现无论是针灸、点穴还是按摩、推拿,都必须对中医经络、穴位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不花相当的时间,掌握经络的走向和原理对于一般人有难度,要记住常用穴位都不易,掌握几百个穴位就更难了。其次,其它外治法对于手法、力度、用具等等都有更严格的要求,稍不注意就会出错,而且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像拉筋这样男女老少咸宜。
  第三,中医一直没有一种像西医那样普及的保健用具,如听诊器、体温计等等,拉筋凳的出现则弥补了这一空白,并能让任何人籍此生动地体会中医和经络的原理、疗效。

拉筋方法一:卧位拉筋法


  道家有一种说法: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所以长寿者通常都有一副柔软的筋骨。目前西医还没有筋缩的概念,很多病人被治疗了很久还不知病因何在,比如有的筋缩就被当作腰椎间盘突出。拉筋过程中,一般医师认为当患者感觉到筋被拉紧疼痛时便要停止,以免拉伤筋肌。其实正是因为筋缩了,不易拉开,所以愈紧愈要拉开,不然它就愈缩愈紧了,它被拉过痛点后就会松多了。但也不是不顾一切拼命拉!没病痛的人想避免筋缩可每天拉筋。平日坚持拉筋就是最好的保健法之一。
  卧位拉筋法
  1.将两张安全稳妥、平坦的椅子摆放近墙边或门框处;
  2.坐在靠墙或门框的椅边上,臀部尽量移至椅边;
  3.躺下仰卧,右脚伸直倚在墙柱或门框上,左脚屈膝落地,尽量触及地面,双手举起平放在椅上(见图),做十分钟。期间左脚亦可作踏单车姿势摆动,有利放松髋部的关节;
  4.移动椅子至另一面,再依上述方法,左、右脚转换,再做十分钟。

拉筋方法二:立位拉筋法:
  1、找到一个门框,双手上举扶两边门框,尽量伸展开双臂;
  2、一脚在前,站弓步,另一脚在后,腿尽量伸直;
  3、身体正好在与门框平行,头直立,双目向前平视;
  4、以此姿势站立三分钟,再换一条腿站弓步,也站立三分钟。

此法可拉肩胛部、肩周围、背部及其相部分的筋腱、韧带。大家可以用此法自己在家治疗肩颈痛、肩周炎、背痛等症。

方法二:正骨(此法要专业医师帮助方可)无数痛症的真实原因――错位 
  什么是错位、复位?
  错位就是骨头位置不正,有的只是一线之差,所以也称为错线。虽然上下椎骨相对的位置只差一线,但在身体内造成的变化可能“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骨与骨之间只要有轻微的错移、不正,就会引起周围正常软组织紧张、紊乱,患者会出现肢体的痛、麻、冷等不适症状。对此,医生通常只好做全面检查。只要发现有异常,他们就一口断定这就是病源,并加以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看脊椎神经科,或是开刀。
  尽管世界各地对错位用的病名不同,其主要症状都是手、腕、肩、臂、背出现痛、麻,甚至失去活动功能。据新华社布鲁塞尔年11月13日的报导指出,这种现代职业病的病发率有严重上升的趋势。单在欧盟国家发病人数已超过六千万人,每年给欧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欧盟国内生产总值的0.5%至2%。美国的《新闻周刊》亦有报导,美国约有六千五百万人有腰背痛病,而腰背痛患者的医疗费,连同因腰背痛而降低的生产力,每年导致一千多亿美元经济损失。按此比例计算,中国腰背痛的人数有几亿。
  
  拿重物、抱小孩、搬东西、滑跌一下等等都可引起腰、背、腿、手臂疼痛,但这些并不是病因,只是诱发原因。病人的主诉、症状,加上医生的诊断、X光检查、核磁共振的结果,都不一定能找出真正的病源。要细心聆听、追问、记录和分析,从诱因及症状中找出病源,知道疾病关键所在,才可真正把问题连根拔起。
  
  复位就是用手法对骨头的错位微调,以达到筋、腱、骨、肉之间的平衡,解除、减缓患者的紧张、疼痛。目前,因使用电脑时姿势不正而引起的错位病人越来越多,即使是医疗技术先进的美国也不能简单地解决这个疾病。
  近视、弱视的学生几乎都有错位
  临床中发现,很多七八岁到十几岁左右的中小学生也有骨头错位,除有痛、麻等症状的儿童外,凡患有近视、弱视等眼疾的学生也有错位,从颈椎、胸椎到腰椎、骶椎都有。少年儿童为何错位?原来他们都是游戏机、电脑和电视的常客。
  颈椎错位的症状
  颈椎错位属于颈椎综合症的一种。长期不正确的姿势会导致颈椎劳损、错位、变形。颈椎错位者除感觉颈部不适、疼痛外,有时亦感觉面部、舌部、手部麻痹。错位时间久了,还会引起肌肉僵硬、肩背酸痛、手不能用力,工作时易疲劳、头痛、眩晕,若用手法复位后,不适症状便会消失。
  
  颈部肌肉过度疲劳、颈部受寒、睡眠体位不正、睡觉的枕头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引起此病症。经常使用电脑的人、伏案工作的白领人士、侧颈夹着电话记事的秘书、背大袋信件的邮差等,因姿势体位不正易患颈椎错位。这类人宜多做颈部运动,工作约四十五分钟便起来活动一下;使用电脑者须注意台、椅的高度;秘书应多电话免提装置,避免长期侧颈。
  


  筋、骨、内脏之间的关系
  骨正筋柔,气血自流。骨是由筋、腱等软组织固定的。所以拉筋会加强正骨之效,正骨也会加强拉筋疗效,这两者又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从头到尾的各节骨头与十二筋经盘根错节,由筋支撑,所以筋缩易造成骨头错位。骨头如同百叶窗上的叶,筋就象连接这些叶的绳,绳动则叶动。病重之人,一定筋缩,筋缩会导致错位,错位和筋缩又瘀堵了经络、血管和神经,导致内脏病变。反之,这些病变也会造成筋缩、错位。所以很多胃、肝、胁肋的疼痛及不适症状,用拉筋、正骨即可消除,筋、骨与脏腑的病变就这样互相影响、关联。
  
  从解剖图上看,五脏六腑都挂在脊椎骨上,所以骨头错位造成内脏病变很自然,通过拉筋、正骨让错位的骨头复位也顺理成章。脏腑、筋、骨这三者的病变就这样互为因果,一者病变就会引起其它两者的病变,其根本原因是任何一种病变都会形成经络不通,而经络是气的通道和枢纽,气是血行的动力。

筋缩,错位的部分症状
  胸椎错位的症状胸椎错位可引起胸背痛、背颈肌肉绷紧,不能提取重物,严重者可能造成头痛、恶心、呕吐,胸闷透不过气,手臂就像患“五十肩”一样不能抬高,所以时有医生将其误诊为肩周炎,施治手法复位后,这些症状便减轻或消失,但长期肌肉和筋腱的绷紧和不适,不能一次解决。搬重物、抱小孩、不小心跌倒、身躯突然扭动、长时间坐姿不正确等等,皆可能引致胸椎错位。使用电脑时,若经常侧着身躯,即使侧身的角度只有区区五度十度,日子久了也会胸椎错位。
  上半部的胸椎错位,可以弯腰,但弯度会受阻,若下半部胸椎错位则弯腰的度数更小。胸椎错位还会引起腰痛、髋关节痛、膝肿痛、踝关节痛、髂关节和臀部外侧肌肉疼痛,下蹲时两膝会有高低之别、背部不适、手部麻痹无力。胸椎错位还可能令患者的内脏感不适,比如胃痛、心脏不适、心律不正、心跳过速、胸胁痛、眩晕、恶心等。补充一下补肾的前提:

戒邪淫,不生气,不熬夜,慎房劳,清净心,常行善。生活方式中,损伤身体的方式有很多,针对现代人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大伤元气的三大主要方式为:
  1最直接的方式:邪淫(好色、手淫、纵欲、嫖妓……)
  2最快速的方式:熬夜
  3最剧烈的方式:真动怒
  上面的三条只要占了一条,而且经常犯的话,元气就会大幅损失,或多或少的就会出现种种精力不足的表现,这是身体对你的警告:“老兄,元气省着点用,我快撑不住了。”如果你不当回事的话,身体就会衰落下去,百病丛生,到时候悔之晚矣,可别怪身体没有提醒你哦!

拍打手法1、用实心掌展拍。拍打时感觉疼说明拍对了。2、手掌每次拍打皮肤时可加上从手掌向体内注入清气之意念,手掌离开皮肤时,可加上手掌抓出浊气的意念和动作。3、大面积拍打时整个手掌、手指部分全部用上,比如拍打膝盖正面。如被拍打部位面积不大,如拍打膝盖反面的腘窝,可以手指部分为主拍,拍时腕关节可灵活抖动。4、拍打力度越大越好,越痛越好,只要能忍受;开始拍时稍痛,随后痛感会降低。有些人手抬得高,快拍到皮肤时突然放慢速度减小力度,过于心疼自己。5、拍打时若口中念佛、念经或念祛病消灾咒,则效果更佳;念的内容由个人喜好自定。打时间和频率1、一天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拍打。2、身体健康者,单纯保健,每次可拍打头、肩、胳肢窝、肘、膝等处1-5分钟,每天1-2次,多次不限;3、亚健康者,某些部位功能不佳,除拍打以上保健部位外,可在病灶处加长拍打时间,一般每处拍5-30分钟,每天1-2次,更多次不限;4、自感不适,或有明显病灶者,除拍打保健部位外,可重点拍打病灶处半小时以上,比如膝盖痛、肩周炎、颈椎病、头痛、失眠患者,可重点拍双膝、双肘,拍打次数不限,但每天起码1-2次;5、大病患者,如肩不能举、腿不能走,医院诊断为牛皮癣、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患者,建议从头到脚拍,拍双肘、双膝及其相应病灶部位可拍打一小时以上,上不封顶,每天1-3次,待病情缓解后再酌情减少拍打时间6、通常拍打几次后再拍打不易出痧,但这时仍应定期拍打,权当吃药打针或服用营养品。因为无论出痧与否,只要拍打就会疏通经络,起保健、治疗功效。7、拍打时间和频率如同拉筋,没有绝对标准,因人而异,这正是中医的美妙之处。无论有病没病,出痧与否,都可每天拍打。一次拍打不能完成也可分几次拍打。拍打不同于吃药,没副作用。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疲劳反应,可休息几天后接着拍。

其他人在看

点击图片查看

伤寒论

*帝内经

临床讲座

临床提升

董氏奇穴

针灸学

人体穴位

经外奇穴

名医金方

医院

中医医学培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