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8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王波通讯员应红燕
今年62岁的李老伯老家在海盐,辛苦了大半辈子的他去年退休后和妻子一起来到了宁波,打算和定居在宁波的儿子一家颐养天年。
可是刚到宁波一个多月,李老伯就感觉自己走路越来越不利索了,连上下4楼都要中途停顿休息两三次。“两年前在老家还没退休时就感觉走路多了有点一瘸一拐,但时好时坏,可是近一年来自己感觉走路越来越不利索了,腰腿牵扯性疼痛也越来越严重,还伴有双脚麻木症状,有时候甚至步难行,买个菜、做个饭都受到很大影响,感觉退休后的幸福生活几乎成为泡影。”李老伯说,为了查明原因,他和家人医院求医,但都以髋关节滑膜炎、臀部肌肉劳损等症状进行治疗,并没有明显效果。且间歇性跛行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基本上只能在家里面活动。
上月底,李老伯被儿子接到了宁波,儿子陪同他医院的神经外科看诊,凭借着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神经外科主任朱光耀怀疑李先生的腰椎间盘可能会有问题,建议他做腰椎磁共振检查。果然,李先生的腰椎磁共振结果显示,他的腰椎是典型的腰椎椎管狭窄,且因为脊髓在狭窄的椎管通道里受到了压迫,因此出现了双下肢麻木和间歇性坡行。
虽然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一般都会伴有腰椎间盘突出,但并不是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朱光耀说,腰椎管狭窄症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体力劳动者、经常负重者、体育工作者等,这些人随着年纪的增大,腰椎的关节退化增生,韧带肥厚钙化,椎间盘退变突出,导致椎管容积变小。椎管狭窄到一定程度后,神经根管受到压迫,最终引起走路疼痛。
腰椎管狭窄症的典型症状就是患者久站或较长距离行走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等,蹲下或坐下症状缓解或消失,再行走又出现症状。这一症状又被称为间歇性跛行,明显特征是当腰椎处于伸直位时症状加重,弯腰时缓解。有的患者最初能正常行走,但慢慢就发展到走几步就要停,李先生的症状就是典型的“间歇性跛行”。朱主任还特别强调,有些人出现下肢疼痛、酸胀、乏力等症状时,常会首先被误认为是腰肌劳损或骨质疏松而就诊于骨科。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一些传统疾病也会涉及到两个甚至多个专科的重叠区域,脊柱疾病就是如此。目前,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就是将越来越多的脊柱疾病手术由神经外科医生来主导,医院也是宁波首医院。最后,李大伯通过背部微创手术,原本非常强烈的疼痛感即刻消失了。术后第二天,他就下地行走出院了。
前天,李大伯安奈不住心中的喜悦开心地说,现在感觉自己又和年轻人一样了,不但走路轻松,每天连家里的菜都是他走路去菜场买的。
朱光耀也提醒广大市民,腰椎管狭窄属于退行性改变,如果有以下症状的市民应需引起警惕,医院就诊:
1、腰腿痛长期多次反复的腰痛,有时可放射到下肢。
2、间歇性跛行当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出现腰酸痛、腿痛或麻木、无力、抽筋,并逐渐加重以至不能继续行走。坐下或蹲下几分钟后上述症状消失并可继续步行,因有间歇期,故名间歇性跛行。
3、部分患者可有下肢麻木、冷感、乏力、某些肌肉萎缩以及鞍区麻木、大小便失禁或尿急或排尿困难等症状。